近日,证监会宣布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改革。符合条件的H股公司和拟申请H股首发上市的公司,可依法依规申请“全流通”。“全流通”申请经核准后,相关公司境内未上市股份可转为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流通。证监会将按照“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原则,积极稳妥、依法依规推进此项改革工作。
其实15年前A股市场早已完成了“全流通”改革,今天我们来聊聊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三一重工当时的故事。
2005年6月10号,无论是对三一重工还是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一场备受关注乃至争议的中国资本市场最大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终于迎来曙光。当天16时8分,三一重工每10股送3.5股派8元现金的股改方案,以93.44%的高赞成率顺利通过,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打响了第一枪,三一重工也由此成为“中国股改第一股”,被永久地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册。
在此之前,国有股、法人股、普通股“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被普遍认为是困扰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此即“股权分置”问题。所谓“股改”,就是让国有股和法人股全部像普通股一样,参与市场流通,通过全流通实现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三一重工的股改成功也是当年资本市场的最大事件,其以“吃螃蟹”的先锋姿态,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全流通时代。对此,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评价:“作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第一家试点企业,三一重工积极参与、推动改革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真诚,值得肯定。”
而三一重工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首先是由于公司对这个问题的长期关注和参与;二是三一重工良好的企业形象;三是优良的经营业绩;四是作为民营上市公司,三一重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四是公司的股权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决策。
三一重工的原方案是准备每10股送3股,以及每10股送8元的。最后大股东让步改为每10股送3.5股现金送配不变,使得最后该方案获得了绝大多数投票的赞成。从此之后这一方案成为了股改样本,后续推出都是围绕10送3进行调整的。
当时三一重工、紫江企业、金牛能源、清华同方4家公司成为第一批改革试点公司,最后仅三一重工成功破冰。当然,三一重工股改方案中最大的送股(每10股送3.5股),最大的现金付出(每10股送8元),以及调整原分配方案从十送六提高到十送十等,付出的代价均是“真金白银”。
从长期来看,三一重工自己也成为了股改的受益者。通过股改,三一重工迸发了经营活力,十多年里,三一重工从股改之初的不足50亿元市值,成长为现在一家市值超过1200亿元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增长超过20多倍,且市值最高时期曾位列“全球市值500强”。今年以来,三一重工股价也是不断攀升目前股价达到了年初时的近两倍。
股改后的三一重工一直专注于实业发展,其主业工程机械持续领跑行业,混凝土机械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挖掘机、大吨位起重机市场占有率中国市场第一。此外,其母公司三一集团还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于孵化优质业务,未来不排除继续注入上市公司三一重工。投资者同样从中获得的了丰厚的回报。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股市在股改前占整个市场近三分之二的国有法人股不能通过证券市场买卖。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关注点严重分裂,目标利益诉求不同,由此缺失良好公司治理的土壤。另一方面,三分之二股份不能流通,客观上导致流通股本规模相对较小,股市投机性强,根本无法发挥资源配置功能。
三一重工成功地探索了解决之道,开启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新纪元。更重要的是,这场制度性的变革将中国股市带进了全流通时代。
正因为禁锢多年的历史问题得以解决,中国股市也迎来了熊牛翻天的大行情。2005年6月6号,上证综指触及998.23点的低点,到2006年11月20号,上证综指报收2017.28点,重新站上2000点大关。2007年上证综指从2728.19点启动,年中创下历史最高点位6124.04点。
之所以能实现如此惊人的飞越,股改后三一集团兑现了将所有工程机械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的股改承诺,通过资本创新手段,相继完成了一系列大股东优质资产的注入。大股东为什么乐意将优质资产让渡上市公司?因为,通过改革以后,大股东能够从三一重工身上延伸未来。
事实上,三一重工只是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受益股改这一制度性变革的一个缩影。在先后实现股改后,因两类股东的利益诉求趋同,众多上市公司都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或是获注大股东优质资产,或是兼并重组他方资产,使得这些公司实现了市值、资产以及盈利等等的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