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已有45年发展史的国产传感器,终于搞出了些大动作。
据偲睿洞察不完全统计,在传感器赛道,仅仅是上半年成功上市的公司已有9家,快要赶上去年全年成功上市数量(10家),一改以往“不过五指”的冷清景象:2021年为3家,2020年4家,2019年3家;
而今年的热闹,仍在延续:除去已上市的企业外,还有20家厂商正在向上市之路冲刺。
同时,“吸金”能力不容小觑:9家上市企业总募资金额高达266亿元,总市值高达1300多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左右。
当我们把目光放在正在进场的“方阵”之中,我们能够发现,在成功上市的队列之中,老牌企业云集:利尔达、驰诚股份、禾赛科技、高华科技已深耕行业长达20年左右,航天南湖已超过30年;
在排队上市的队列中,也不乏资金实力雄厚的选手:矽睿科技注册资本高达18亿元,近几年来融资动作不断。
(矽睿科技融资情况 图源:企查查)
而传感器,仍未逃脱“冰火两重天”的这一行业魔咒——国内厂商在资本市场热火朝天挤着上市,在下游市场仍没拿到“爱的号码牌”。
头豹研究院于3月20日发布的MEMS惯性传感器(细分市场中份额最高)系列报告显示,在消费级市场和中端工业级市场,国际领先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Bosch、ST等头部企业合计占据中国加速度计器市场70%以上份额,占据陀螺仪80%以上份额,占据IMU85%以上份额。
45年归来仍未成熟,究其原因,据深耕中国MEMS惯性传感器行业从事10年以上的专家表示,中国本土MEMS惯性传感器企业与国际企业在技术和业务规模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距。
本文将梳理传感器发展历程,45年,为何到2023年挤着上市?明显差距之下,国产厂商的曙光在哪里?
开眼看世界,感人不能感
传感器,可谓是无限放大了人类的感官:
在人眼不可及之处,人类能够借助CMOS图像传感器,看见纳米级别的生物体;借助CCD传感器,窥见1200光年以外行星的轨迹······
为感受人体不能感之处,温度、压力、超声波传感器应运而生,大到地表温度、地震波长,小到胎儿心跳、个人体重······
以上根据人类感官的粗略划分,而若从技术和应用类型划分,传感器分为MEMS(微机械加工)、CIS(光学传感器)、雷达、RF、指纹等;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2021年中国智能传感器(按营收)占比呈现出以下格局:
MEMS、CIS分别坐上第一、第二把交椅,占据大半江山:2021年,这两类占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56.2%,且保持着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MEMS市场规模为767亿元,CIS市场规模为8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5%和13.6%。
若根据下游产业布局分类,具体格局呈现出以下态势:汽车电子(24%)是智能传感器的最大应用领域,通信电子(21%)、工业电子(21%)紧随其后,消费电子(15%)正渐渐走下坡路,具体应用、代表企业如下图所示:
汽车电子成为传感器最大“用武之地”的原因是,一是相较于消费电子,其市场规模正向历史高点试探: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
而消费电子主力——手机自2016年以来,销量一直震荡着下滑:
(全球智能手机2009-2021销量趋势 图源:同花顺财经)
二是因为,其在汽车电子之中,地位“举足轻重”:
新能源汽车想要实现自动驾驶系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感知层信息采集的过程,而自动驾驶感知系统会用到各种传感器,包括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红外夜视,以及用于定位和导航的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IMU(惯性测量单元)。
于是传感器在自动驾驶领域,势头正猛:根据Yole数据,预计2020-2025年,摄像头模组将从35亿美元增长至81亿美元,CAGR为18%;毫米波雷达将从38亿美元增长至91亿美元,CAGR为19%;激光雷达将从4千万美元增长至17亿美元,CAGR为113%。
下游需求如此火爆,而若把目光转到市场格局上却发现,国产化进程却较为缓慢:数据显示,国内智能传感器国产化率从2016年的13%增长至2020年的31%,也就是说,大部分市场仍被国际巨头占据。
据头豹研究院分析,我国传感器行业正处于“散、小、低、弱、缺芯”的现状,大约60%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器仍依赖进口,中高端传感器的研发与制造能力存在较大短板。
那么,为何会造成“散、小、低、弱、缺芯”的尴尬局面?“较大短板”要如何补齐?
小荷才露尖尖角
从以上列举的种种案例来看,渺小的人类要想感知宇宙的一切,传感器必不可缺。
于是,在1978年全国焕然一新之时,中国便踏上了感知世界的征程。与光伏行业不同,中国光伏行业从摸索到成熟,仅仅用了20年;而传感器历经诞生、初步探索、快速发展阶段,花了整整45年,还没能站在成熟时代的门口。
这也就意味着,传奇故事还在酝酿之中,现如今能讲的,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21世纪以前,国内的研究院与企业,大多都在摸清传感器的玩法,产品、标准一手抓:
一边给出产品的样貌:1990年,第一款实用的智能传感器(混合集成技术)问世;一边初步建立智能传感器系统标准体系架构:1999年,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牵头起草智能传感器研究。
而在2000-2010年间,传感器基于上游技术的突破,迎来质变时刻:先是2000年,MEMS技术大规模使用推动硬件的落地;再是2006年,华工科技成功研制中国首个激光器芯片——传感器的灵魂部件,自此,物联网的市场,被逐渐撬开。
随后,便是“政策+下游+技术”三轮驱动。
政策层面,最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该规划直言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弊病:整体大而不强、龙头企业匮乏和创新能力不足。为改善该局面,flag必不可少:到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2.1万亿元,力争15家企业营收规模突破100亿元。
同时,也给出了产品与市场端的发展重点,其中便有传感类元器件的身影。
产品端重点发展电路类元器件、连接类元器件、机电类元器件、传感类元器件、功能材料类元件和光通信器件;
市场端重点发展智能终端市场(手机和可穿戴、无人机、VR/AR设备、环境监测设备)、5G、工业互联网和数据中心、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工业自动化设备、高端装备制造市场。
于是,在2022年末,国内传感器交出以下答卷:
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7-2022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从814.1亿元增长至约1210.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1%,预计到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308.3亿元。
而在另一统计口径下,与全球增速相比,中国市场略输一筹:据头豹研究院预计,中国智能传感器的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772.2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1,057.6亿元,CAGR为8.2%,全球CAGR为10%;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1,610,9亿元,CAGR为8.8%,全球CAGR为11.5%。
从全球智能传感器的产量结构来看,产能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和日本,中国产出占比10%。
可以说,起步较晚是“弱、小”的根源。
起步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研发传感器,着实是一个要耗费时间的苦活,短期内难以突破:一款智能传感器的研发,至少需要6-8年,若是中高端传感器,一套流程走下来,起码要10年以上。
(智能传感器研发在各阶段所需时间和财务成本 图源:头豹研究院)
而由于回报率过低,研发投入被限制在现实的牢笼里:根据2022年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企业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当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10%。
而传感器行业内的厂商,大多难以达到该标准,申请到相对应的福利:
根据2022年度中国传感器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显示,大多数上市企业智能传感器研发每年的投资一般在5-55亿元,占营收比大部分在9%左右,少数能够达到15%以上。而多数智能传感器企业为中小型制造类企业,研发投入资金只会更少。
在研发阶段,受制于投资回报率低,研发进度无法“弯道超车”,更为残酷的是,这样的差距,并非仅仅凭借抓紧时间,狠抓技术便能赶超。
这是因为,传感器尽管技术门槛高企,但本身价值量不高,换言之,其附加值高,光靠传感器本体,产值并不可观。这,也就是“散、弱”的根源所在。
为更好解释该现状,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董永贵教授打了个恰当的比方:传感器像是中药里的“药引”,其本身功能很重要,但真正形成规模还需要依赖整服药剂才行。所以,国外很多传感器公司一旦在某种传感器上有突破,很快会有相关的测量仪器开发出来。
无锡感芯半导体(压力传感器)负责人张毅更具体地揭露了产业化所面临的困境:国内做类似产品的比较多,但真正有规模的只有一两家,因为产品种类非常多,测试比较困难,投资比较大,产业链非常长,手工测试很难满足消费电子客户的要求。
同时,张毅也给出了解法:要满足需求量大的应用,必须走标准化的测试设备,流程非常好,投资会非常大。
总的来说,若想超车,第一个门槛是钱,不仅是为了给研发持续造血,更是为了产业化落地,第二个门槛是如何在产业化阶段,通过规划与投资,将测试设备、流程标准化。
这或许,便是各路人马纷纷上市的原因——在快速发展阶段,筹集更多资金去填补技术与流程的空缺,以期在全球市场上,弯道超车夺得一席之地。
走哪个弯道?怎么超车?
那么,假若上市成功后,资金问题不再成为阻碍,中游厂商们要怎么玩?我们不妨看看,先前的“瓢”是怎么画的,即现阶段还玩得不错的厂商,路线如何。
据偲睿洞察不完全统计,2022年,各企业智能传感器相关产品的毛利率集中在15%以上,而中工信部副部长称中国制造企业平均利润仅为2.59%,足以证明,其着实是一个高利润行业。
而根据上文,我们不难知道,“高利润”是其生存的根本。
玩家高德红外和士微兰,其毛利率一直领先于同行,同时在2022年分别达到51.3%和35%(集成电路业务)。
原因是,高德红外拥有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品设计与制造一体的模式,而士微兰有着“一体化”科研体系以及全产业链布局,能一直保持较高的议价水平:
据偲睿洞察查阅多份传感器中游厂商年报发现,与其他多数厂商逐个攻破不同,高德红外与士兰微在强调自身的“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
(高德红外、士兰微年报核心竞争力板块)
也就是说,除了持续保持研发投入,不断将流程、设备标准化,想要弯道超车,“一体化”、“全产业链”是“如何弯道超车”的参考答案。
同时,无论做何种传感器,据多份2022年报显示,各家都已把触角伸到汽车领域,有的已然做出些成绩来。
士兰微(MEMS传感器):公司 MEMS 传感器产品除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消费领域继续加大供应外,还将加快向白电、工业、汽车等领域拓展,预计今后公司 MEMS 传感器产品的出货量还将进一步增长。
韦尔股份(CMOS图像传感器):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对于汽车市场的研发投入,推出了新款车规级 PMIC 产品,配合公司图像传感器产品为客户提供更为系统的解决方案。
更多厂商披露了现阶段的具体进展,绑定大客户,成为各家在汽车电子的第一步:
华工科技(压力传感器):新能源 PTC 热管理系统业务覆盖国内近八成新能源汽车品牌,同比增长 260%;新品汽车压力传感器、车载多合一传感器导入头部汽车企业,并签订批量化订单,汽车系列传感器销售同比增幅超过32%。
高德红外(红外传感器):报告期内公司先后获得东风猛士、广汽埃安两大主机厂前装定点项目,助力车企打造全天候智驾感知方案。
国产传感器厂商,由于起步较晚,研发缺乏资金,已然难以挤进“一超多强”的传统应用领域:据统计,现阶段加速度计市场CR3大于80%,陀螺仪计市场CR3大于90%,IMU市场CR3大于95%。
在传统应用领域已被国际企业占据的当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突破当前市场格局现状的关键在于挖掘新兴市场需求,如物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
为在自动驾驶、物联网等新市场弯道超车,也为加速研发进度,将设备、流程标准化,今年20余家传感器厂商纷纷上市,寄希望于二级市场。
从现阶段的表现来看,“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成为传感器厂商的“进阶”玩法,自动驾驶市场,成为传感器群雄逐鹿的新战场,各家已然在抢占大客户、铺下全套产业链的征途之中。
这个45岁的少年,在不久的将来,将真正迎来自己的“而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