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记网址  www.1553555.com  备用网址  www.1553555.com      服务热线:400-6615-355

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动态>>资产负债率或逼近60%,持续收购下的蒙牛乳业能否“吃得消”?

资产负债率或逼近60%,持续收购下的蒙牛乳业能否“吃得消”?

发布时间:2019/11/29 8:35:00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前言:

为了实现“双千亿”目标,蒙牛这一年频繁挥舞支票。

11月25日,蒙牛乳业(02319-HK)发布公告,拟议6亿澳元(约合31.87亿港元)现金收购澳洲品牌乳品及饮料公司Lion-Dairy & Drinks Pty Ltd(简称LDD)的100%股份。而在交易完成后,LDD将成为蒙牛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财务业绩也将并入蒙牛的财务报表。

此举被认为是蒙牛乳业为实现2020年“双千亿”目标的又一布局。而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9月宣布收购贝拉米,11月宣布收购LDD,三个月内两次收购澳大利亚企业,在完成“双千亿”的大目标下,蒙牛乳业加紧整合澳洲乳业资源。


资产负债率或逼近60%,持续收购下的蒙牛乳业能否“吃得消”?

 


布局“双千亿”,蒙牛看好澳洲、东南亚市场

所谓的“双千亿”目标,是指蒙牛集团要在2020年,实现集团营收破千亿,以及企业市值破千亿。眼下,蒙牛是指已经接近1200亿港元,还差一个千亿营收的目标。

蒙牛集团为什么要实现千亿营收的目标?

营收破千亿,甚至是赶在伊利集团(600887-SH)完成这一目标,蒙牛集团将成为中国乳业在世界的名片,对于提振蒙牛集团的品牌效应不言而喻。

参与国际竞争,需要有足够的营收体量作为支撑。长期以来,国际乳业市场的话语权一直都掌握在欧美、澳洲大型乳企手中。以营收规模做支撑,才有资格参与制定、掌控国际乳业标准体系,才能够提升中国这个全球最大乳产品市场在国际上的地位。

此外,打造千亿品牌对于蒙牛集团而言是对旗下产品品质的最好背书。尤其是在有过三鹿奶粉事件后,国内乳制品行业对于品牌的认可度更强。当然,对于曾经的国内乳制品行业的龙,实现千亿营收,尤其是赶在伊利前营收破千亿,对于蒙牛信心的提振意义重大。

蒙牛集团三个月内连续大手笔收购海外乳企,或多或少地都与实现这一目标有关。

以LDD为例,恰如公报中披露的那样,收购完成后,蒙牛集团将获得LDD公司优质资产的控制权,包括大量高品质的澳洲奶源,以及13个位于澳洲各地的大型制造设施,服务35000名客户的庞大冷链分销网络等。

而已完成收购的贝拉米奶粉是全球领先的有机婴幼儿奶粉品牌,旗下拥有众多优质、超优质的有机婴儿配方奶粉和婴儿食品产品。至于更早前传出收购意向的Burra Foods,则正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乳品原材料加工企业。

换言之,三起收购完成后,蒙牛乳业已经在澳大利亚建立起涵盖原奶、酸奶、乳饮料、奶粉以及婴幼儿食品在内的多元业务体系,囊括奶源、加工、冷藏、销售的一整套产业体系。


资产负债率或逼近60%,持续收购下的蒙牛乳业能否“吃得消”?

 


据此分析,蒙牛频繁挥舞支票收购澳洲乳企绝非率性而为,而是有计划地布局澳洲市场。同时,这也是蒙牛集团推进自身“双千亿”目标达成的重要一环。根据蒙牛集团披露的信息,贝拉米、LDD在澳洲、东南亚、中国有着较高的品牌认可和市场需求。

尤其是在国内乳品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业绩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走向海外,尤其是快速发展的东南亚市场自然也是顺利成章。可以预测,在完成LDD收购后,蒙牛集团极有可能还将持续收购其他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在澳洲、东南亚有较强的影响力的行业品牌。

密集布局澳洲、东南亚,蒙牛能否规避风险?

频频收购之后,蒙牛持续重资产加持澳洲业务,为完成“双千亿”目标积极布局。不过,在业务扩张的同时,蒙牛集团自身所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

这其中,最大的风险潜伏在企业财务状况中。以2018年为例,蒙牛集团实现营收689.77亿元,实现净利30.43亿元,净利率为4.41%。与之相比,伊利集团同期实现营收795.53亿元,实现净利润64.52亿元,净利率8.11%。

从中不难看出,相较于伊利,蒙牛集团营收获利能力较弱。事实上,在2019年以前,蒙牛曾经大手笔地收购多家海内外企业,比如114亿港元收购雅士利,又比如连续收购现代牧业、中国圣牧等。但往往都是营收总额上来了,所收购企业获利能力较弱,甚至亏损。

以雅士利(01230-HK)为例,2013年,蒙牛集团斥资约114亿港元收购雅士利集团过半数的股权。然而,自2016年至2017年,雅士利集团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目前,蒙牛集团大手笔的收购澳洲企业,但考虑到贝拉米、LDD近年来净利润出现下滑,甚至营收也发生波动的现实状况,蒙牛集团还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只不过“消化”过程中自然会占用蒙牛集团部分资源,进而影响到企业研发、销售等多个环节。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企业财报披露的数据核算,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蒙牛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3.37%、54.16%,以及57.06%。蒙牛集团资产负债率连年攀升,相比之下,2019年上半年,亿利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仅为51.03%。

考虑到2019年下半年以来,对贝拉米、LDD的两笔收购,蒙牛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或将再创新高,甚至逼近60%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适度水平的最高线。


资产负债率或逼近60%,持续收购下的蒙牛乳业能否“吃得消”?

 


此外,大手笔重资产的收购集中在澳洲,极易受到澳洲政策变动的影响;而在所收购企业的市场指向上又集中分布在东南亚、澳洲、中国市场,同样很容易受到相关市场波动的影响。这对于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布局新的业务链条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对于蒙牛集团而言,实现“双千亿”的目标固然意义重大,但如果过分强调速度,限期内完成,而又缺少必要的配套策略与风险防范机制,即使完成了“双千亿”目标,恐怕也很难持久维持下去。

规模与竞争力,蒙牛集团的抉择

事实上,在蒙牛集团着急完成“双千亿”目标的同时,有一个问题一直被蒙牛集团所忽视:蒙牛集团要规模,还是要企业竞争力。

透过蒙牛集团近年来一系列的收购案,除了优质奶源的争夺外,很多蒙牛所收购的企业都是蒙牛在相关业务或技术领域不擅长、竞争力不足。以贝拉米为例,奶粉业务一直都是蒙牛集团产品竞争力薄弱的领域。正因为如此,蒙牛收购了雅士利、贝拉米等一众企业。

但是在收购后,蒙牛集团自持品牌的奶粉业务依然不见起色。与之相反,尽管没有在奶粉企业收购上有任何较大的新闻事件爆出,但是,伊利集团旗下奶粉业务却发展顺利,除了金领冠奶粉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外,旗下高端有机奶粉品牌塞纳牧品牌同样取得不错的成绩。

出现这种极大的反差原因有很多,这其中,双方在研发投入上的差距尤为关键。2018年2018年,蒙牛研发投入仅1.59亿元,同比上涨近20%,占总营收的0.23%。相比之下,伊利2018年投入研发资金4.27亿元,是蒙牛的2倍多。


资产负债率或逼近60%,持续收购下的蒙牛乳业能否“吃得消”?

 


由此来看,是要规模,还是要企业竞争力,或者说是在推进企业规模扩张的同时,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和竞争力,对于“双千亿”目标征程上阔步前进的蒙牛集团而言关系重大。当下,蒙牛集团的并购速度不可谓不快,但能否实现量到质的转变却是个疑问。

如果真的很难实现由量变到质变,蒙牛即便是实现了“双千亿”目标恐怕也会是“弊病缠身”。而一个“弊病缠身”的企业自然无法与伊利竞争,更不要说代表中国乳业的最高度。

结语

改革开放几十年,有太多的企业追求规模,做大却不能做强。结果在一系列收购之后,难逃结构重组,甚至是破产的结局。权衡发展契机与风险防范,同样是一个优秀的企业,企业家的必备素质。至于蒙牛未来发展怎样,不妨拭目以待。

但有一点需要说明,如果市场上有两个势均力敌的龙头企业,他们的竞争中,最终胜利的往往不是做的最多的那个,而是犯错最少的那家企业。

返回



上一篇:   “吉林首富”终止借壳,这家公司仍欲隐瞒真相!证监会下罚单,投资者可维权索赔


下一篇:   又一公司财务造假!6000多万坏账变利润,被罚40万

安卓APP下载

苹果APP下载

400-6615-355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08:00-18:00

周六周日:09:00-18:00

Copyright © 2016-2024 广西林内实业有限公司

美林--专业股票交易平台 ! 我们提醒您: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ICP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