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南阳日报》刊发南阳洛特斯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下线的车载水解制氢系统,南阳市委书记点赞“very good”。随后引发舆论关注,有专业人士质疑这类似“水变油”的老套路,也有人戏谑其为“刀砍水分子”、打破能量守恒定律。
25日,洛特斯和其背后的青年汽车实控人庞青年现身南阳洛特斯。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南阳现场,就水解氢原理、制氢成本、车辆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向庞青年及公司技术人员提问。
问题1:洛特斯氢能源车有几种?
回答:车载水解氢系统仅1套,上路的为氢电车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24日在南阳市、洛特斯厂区了解到,南阳采购了72辆洛特斯的氢能源车,但一方面却是“水氢发动机”刚刚下线。那么,洛特斯的车型到底有几款?
洛特斯相关人员介绍,搭载“车载水解制氢系统”的只有一辆,在洛特斯厂区制造。南阳市区已经行驶的氢能源车是带有储氢罐体的车辆,与上述车型不同,需要加氢。
但有媒体记者询问多名公交司机后发现,南阳花8000万元采购的72辆“氢能客车”,目前仍以充电为主。
问题2:加氢系统车辆构造如何?
庞青年:加氢储氢,再通过氢燃料电池转化
庞青年现场展示了普通氢能源车的构造,在车辆动力系统前,他指着车辆上方三个罐体介绍,罐体材料为碳纤维,和输氢管道一样均为进口。考虑到氢气泄漏的可能性,对罐体和管道要求很高,所以要拿美金去国外买。
庞青年指着加氢的入口说,从此处加氢,通过管路升到罐体,罐体里的氢再到氢反应堆,发出来就是电。下一步送到电机驱动,车就可以开了。现在国内、国际做的氢能汽车就是该构型。
问题3:水解制氢的原理是什么?
庞青年:氧化铝+水,通过催化剂产生氢
庞青年在车载水解氢系统旁边介绍了运作原理,上侧灰色箱体为加料容器,下方的罐装物为反应缸。根据对氢的需求,原料自动到反应缸,就像喷油一样,是全自动的。反应缸产出来氢气再到氢堆,出来就是电。
庞青年介绍,制氢所需要的氧化铝分等级,如纳米级、微纳米级。公司所用材料都能达到纳米级和微纳米级。纳米级的(材料)都是进口的。剩下消耗的都是水,再通过催化剂,出来就是氢气。
洛特斯工作人员现场展示水解氢:矿泉水+绝密配方,“氢气”小爆炸掀翻硬纸盖
25日中午,在南阳洛特斯,工作人员向e公司记者展示了如何用秘密配方水解氢。实验人员从一袋“绝密反应粉”中舀出两小勺,放入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水杯,再倒入约为水杯1/5容量的瓶装矿泉水。用圆形硬纸片盖住杯口,可以看到,有气泡从杯底泛起。约20秒后,实验人员从杯口上方点燃打火机,杯内瞬间出现明火,伴随着轻微的爆炸声,掀翻了杯口的硬纸片。
问题4:水解制氢成本有多高?
回答:目前比燃油贵3到5倍
庞青年回应e公司记者的成本质疑。他介绍,“里面的反应物我要回收再利用,用户就付车费,你管我成本高低?亏我也亏不起,我也不可能亏,成本这事情不能告诉你,我们是机密,人家成本很高做不了,我的成本很低做得了,这是我们公司的技术。”
不过,一名技术人员透露了水解制氢发动机的成本。目前该款产品用氢成本很高,比正常燃油贵3到5倍。项目最终是实现氧化物回收,再用到其他领域,可以覆盖成本。
问题5:可以跑多远?
庞青年:加三四百公斤水,可以跑360到500公里
25日,公司工作人员现场用水管连接水龙头和车体,现场给氢能源车加水。启动时,司机临时接上了脚下的电线接头,随后,车辆发出强烈的嗡嗡声,真跑出了几十米。
对于记者质疑的里面还隐藏了其他的氢能设备,现场工作人员回应:搞这么大这有必要吗?大家都是懂的。
对于车辆续航里程问题,庞青年回应:加满水设计能跑360-500公里,根据续航能力需要300到400公斤水。
问题6:水解制氢发动机安全性如何?
回答:压力小储氢少,比传统氢能源车安全
一名斯姓技术人员回应了e公司记者询问的水解制氢发动机安全性问题。
他介绍,氢能源车储氢压力越低越安全、储氢越少越安全。洛特斯生产的加氢车储氢罐内气压为35兆帕,而车载水解氢系统的储氢罐只有0.5兆帕,整个系统储存氢气最多不超1立方米。因为是实时制氢,所以储氢很少,以后还会优化,把储存量再降低。
问题7:是否用过政府补贴?
庞青年:没用政府一分钱,用的都是自己的钱
对于公众质疑的政府补贴问题,庞青年回应说,作为民营企业没用政府的钱。“我们一个民营企业在这里做,我这个水解制氢,都是我们自己的钱,我们到这里几个月时间,我也没发过一份工资。”
问题8:该项目是否会继续下去?
庞青年:会坚持搞下去,绝不放松
对于项目下一步的规划,庞青年介绍,任何新技术出来都要受到质疑,但会坚持搞下去。该项目不会停留,会继续加大力度,绝不放松。
问题9:是否已经申请专利?
回答:没有申请专利,怕被模仿
对于产品是否已经得到工信部认可的问题,庞青年回应,在南阳市区上路的加氢车已经上了工信部公告。“公安系统里都有,可以上牌。但是这个车(搭载水解制氢系统的氢能源车)还不行,还没上(工信部)公告,只在自己厂区试跑。”
一名技术人员也认可了上述说法,搭载水解制氢系统的车型还没有量产,也没上工信部公告,打算在上公告之前申请专利。因为现在要是申请专利,有可能会泄露技术,并被同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