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丹 上海报道
伴随着A股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的密集披露,不少公募基金公司去年财务状况也浮出水面。
目前来看,如预期之中, 受市场持续低迷所累,公募基金公司2018年利润呈现整体下滑态势。不过若从个体分析,则依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部分公司实现了逆势增长,而大公司盈利照样可观。
盈利整体下滑
据同花顺iFinD数据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曝光了2018年营收情况的基金公司达到36家。
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共有120家(不包括取得公募资格的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对比这一数字,可以借此约三分之一占比,推及公募基金行业去年整体盈利格局。
2018年A股市场经历了较大幅度调整,让公募基金行业经营也遭遇波折。对比数据表明,在36家已披露去年净利润的基金公司中, 有22家同比下滑,占比超过60%,不少老牌大型基金公司也未能幸免,而实现大幅增长的公司则寥寥无几。
具体来看,如同往年,背靠银行“大树”的基金公司还是根基最稳。现已基本可以确定,“宇宙第一大行”旗下的工银瑞信坐稳了“最赚钱公司”。工商银行日前披露的2018年年报显示,工银瑞信基金2018年全年净利润14.96亿元。略有遗憾的是,并未实现继续增长,相较2017年同比下滑18.65%。
其他国有银行旗下,农业银行年报显示,农银汇理基金2018年净利润4.39亿元;中国银行年报显示,中银基金2018年净利润9.73亿元;建设银行年报显示,建信基金2018年净利润11.46亿元;交通银行年报显示,交银施罗德基金2018年净利润4.78亿元。相较2017年,两上两下,建信基金和农银汇理同比实现增长,特别是后者净利润增幅达到96.86%。
股份制银行旗下,招商基金去年净利润8.94亿元,浦银安盛基金3.01亿元,永赢基金1.2亿元。相比2017年,均实现增长,增幅分别为11.31%、19.92%和55.67%。
券商系基金公司的盈利能力比银行系其实并不示弱,只是头部效应更为明显,强者集中于那些老牌公司。易方达净赚居首,去年净利润13.65亿元,华夏基金净利润11.4亿元,汇添富净利润10.29亿元,这三家跻身“十亿阵营”,但同比却都有下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兴全基金、富国基金去年净利润在7亿元至9亿元之间,虽然也是涨跌互现,但变动幅度不大。下滑幅度有些意外的是广发基金,净利润同比腰斩。
下滑幅度大的基金公司还有浙商、创金合信、中信建投和申万菱信,净利润同比下滑也都超过了50%。浙商基金是首家公布净利润亏损的基金公司,同比下滑幅度超过300%,而另两家现曝出亏损的基金公司是方正富邦和国金基金。
业内年终奖下降
其实若对比2018年投资市场的大背景,公募基金行业运营情况应该还是令人满意的,近四成公司净利润逆势实现同比增长。
有基金分析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截至去年年底,公募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为13.03万亿元,比2017年底的11.6万亿元仍有所增长,只是增长的部分集中于固收类的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特别是债券基金,在货币基金规模受到“指导”的情况下充当了拼规模利器,一年时间,总规模增长了逾50%。表现在具体公司上,如金鹰基金等,盈利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债券基金规模的扩充。而那些侧重于权益类产品的基金公司多在去年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伤情。
“不仅公司受伤,我们的年终奖也很受伤”,日前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场部人士有些感慨地倾诉,“尤其是随着2018年上市银行年报披露,在见到银行员工薪酬整体提升之后。”
目前,2018年金融行业薪酬状况已经显现端倪,银行、信托相对稳定,而券商、基金则受去年市场低迷环境影响较大。
每年春节前后和四五月份是基金公司发放年终奖的集中时间。据记者了解,行业人士普遍预计今年拿到的年终奖会出现下滑。目前知晓的几家已发公司,最好情况是略有增长但远低于预期,有的公司降幅达到30%以上。
在一些基金人士看来,这也在情理之中,虽然公司依然盈利,但从管理业绩和规模两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上并不能让股东和投资者满意。
若从投资者角度而言,上月末,2018年基金年报刚刚发布完毕,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去年为基民带来的净收益为-1229亿元,而上一年该数据为盈利5608亿元。给投资者赚钱的公募基金公司有48家,占比40%。
天弘、建信、中银、工银瑞信、兴业基金、招商、国寿安保、平安、博时、永赢旗下基金净收益位居前十,不难发现,债券利息收入是它们获利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