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条河本来过不去,修了一座桥,桥的两端就繁荣了。我们现在也有一座很好的桥,叫港珠澳大桥。
4月3日,在“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梁振英呼吁,粤港澳大湾区要发展好,政府的工作要做好,政府要听企业需要什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对跨境顾客的服务工作要做好,而且要一代一代持续下去。
在论坛上,梁振英回忆说,他第一次来到深圳是1977年,当时梁振英刚从英国留学回来,到深圳游玩,“一天的时间,我到深圳水库看了一个画展,需要半小时时间,就要马上赶回去。当时深圳罗湖有火车,早9点开始,下午5点就关了,如果下午5点赶不回去就需要在深圳待一晚上”。
“我1978年第二次来深圳,是给深圳的干部讲课,讲市场经济,讲经济力量怎么分配及土地使用。第三次来深圳是1979年,帮助做深圳的规划,深圳那时候的人口大概只有3万人,一个小渔村,当年深圳市政府告诉我们说,深圳规划人口指标是30万,我们都不相信,经过论证以后,我说好的,那就做一个30万人口的深圳规划。”梁振英说,“我现在经常这样说,深圳要是突然之间下一场特大的暴雨,有些地方淹水了或者堵车了,就是我们那时候做得不好,没有想到深圳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在梁振英看来,要落实好大湾区规划,促进大湾区城市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靠的不是政府,政府只是搭台,靠的其实是企业家。
那么,企业该做什么?
梁振英认为,首先,企业界应该更加积极主动的提一些想法和要求;其次,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前提是要加强接触,提高认识,才可以促进合作;另外,就是三地的标准如何对接;最后是要加强跨境宣传。
”这些工作我们要用改革的精神去推进,要突破框框。”梁振英说。
什么是突破条条框框,梁振英以《清明上河图》其中一块绘有拱桥的部分为例,这一部分的画面上,桥上桥下是商贩与顾客繁荣的叫买叫卖,对此,梁振英将其称之为“桥头经济”。
“一条河本来过不去,修了一座桥,桥的两端就繁荣了。我们现在也有一座很好的桥,叫港珠澳大桥。”梁振英还建议称,目前过桥必须有两地牌,这个是不是可以改革创新一下,让香港单牌车就可以过桥?让更多的香港车过来;另外,香港的外籍人士很多,其中有很多专家、高管,他们也希望流动更频繁,多来大湾区城市贡献才华。但一个现实是,这些外籍人士来大湾区到内地或其它地方都要拿签证,护照每次过来盖一个章很快就盖满了,那么,香港永久居民当中的外国公民是否可以另外给他一个证,方便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