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到了,这些传统的寄托哀思的日子,很多人会回老家祭祖。那么,为什么会有清明节?
清明节节省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这个词,本来是指达成交易、价格之外所付出的钱,比如和外国人交易,需要请翻译,付给翻译的报酬。但是,现在交易费用含义比较宽泛。制度费用也是交易费用。
清明节,大家都在这一天祭祖,可以说是一种“非正式制度”。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么一种传统安排呢?为了节省交易费用。
在古代,祭祖一般需要族人到得越齐越好,可是大家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事,临时召集的话,很难到齐,召集人也很费劲。那么,如果大家提前约定一个日子,事先把事情安排好,把这一天空出来,就节约了交易费用——时间安排成本和召集人的召集成本。慢慢地,就形成了全国统一的祭祖日。
如何挽留清明祭祖习俗?
有些地方有“前三后四”的说法,就是说清明节的前三天、后四天祭祖都可以的,都算在清明节内,这种习俗的形成也是成本决定的。
农业时代,族人都住在一起,交通也不拥挤,只在清明节这一天祭祖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城市化,很多人并不住在原来的地方,赶回去需要很多在途时间;另外大家扎堆的话,交通也拥挤,所以,慢慢地地清明节就拉长了。
未来随着城市化、迁徙的加大,清明节祭祖必然渐渐趋淡。那么,怎么把清明节祭祖的习俗挽留得长一点?应该政府规定更长的清明假吗?不是的。
其实应该减少规定清明节假期和其他假期。
比如,五一不放假的话,员工就可以和公司协商,把这一天假挪到清明节来。清明节也不要具体规定哪天放假。因为,具体固定哪天放假,会使得交通拥挤,让更多人放弃回乡祭祖。总之,假期越自由,越有利于留住清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