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艺艺 王媛媛 杭州 上海报道
扎根中国,面向海外的跨境电商公司SHEIN(希音)多次传出赴美上市的消息。
近日,据媒体报道,SHEIN正与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至少三家投行就其潜在的美国IPO事宜进行接触,该公司一直在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证交所沟通。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国内某中字头的头部投行也是SHEIN正接触的保荐券商之一。
尽管SHEIN持续否认上市传闻,但从种种线索来看,SHEIN的IPO计划,并非空穴来风。
有媒体报道称,今年5月,多名美国国会议员在近期致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的一封公开信中表示,相信SHEIN正在积极筹集资金,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与SHEIN在国内“低调、神秘”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公司在海外市场风头正盛。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SHEIN的营收高达227亿美元,体量堪比快时尚巨头Zara(Zara及Zara Home2022财年销售额237.6亿欧元,约合261亿美元)。
此外,最新一轮融资后,SHEIN的估值高达660亿美元,更让市场对这家跨境电商独角兽的崛起充满好奇。
SHEIN的崛起:一切以快为先
在国内“低调、神秘”的SHEIN,在海外已悄然崛起为一家跨境电商独角兽。
公开信息显示,SHEIN的创始人是做搜索引擎优化起家的许仰天。自创业以来,许仰天几乎没接受过任何媒体采访,网上也鲜有照片。
在南京创业之初,许仰天看准了跨境电商的契机,开始跨境出售婚纱,赚到了“第一桶金”。
2012年,许仰天放弃跨境婚纱业务,决定全力转做跨境女装生意。他拿下了SHEIN的前身SheInside.com的域名,并建立了独立站,紧跟快时尚女装潮流,希音的故事就此开启。
2014年,SheInside更名为希音,正式开启品牌化进程。
由于主打低价快时尚女装,吸引了一批对价格敏感却又追求时尚的18-35岁年轻女性群体,此后,SHEIN的产品也从服装开始向全品类拓展,并陆续上线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站点,并针对当地市场需求进行本土化改造。
截至目前,SHEIN已推出十余个子品牌,涵盖鞋、服装和帽子、美容化妆品、宠物、箱包等品类,通过自建独立站、独立应用程序以及亚马逊等线上渠道,在美国、欧洲、印度、中东、东南亚等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产品,日发货量最高超过300万件。
根据Apptopia的数据,2022年,SHEIN以2.29亿次的全年下载量成为全球购物应用程序下载量第一,甚至力压亚马逊登顶。
短短十余年间,SHEIN如何崛起为全球头部的跨境电商独角兽?
在业内人士分析来看,由于够“快”,SHEIN重新定义了快时尚。
SHEIN的“快”不仅体现在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时尚趋势,快速设计上新;另一方面,还体现在通过“小单快反”模式,实现供应链快速响应;此外,也体现在营销上,通过快速精准营销投放,实现从搜索引擎到社交媒体再到独立站及移动应用的全渠道用户触达。
在设计端,SHEIN通过接入Google Trend Finder和搜集用户反馈的相关技术工具,收集全球的海量时尚数据,抓取流行关键词、流行面料、流行时尚元素等,预测当季流行趋势,并将所有信息整理后提供给设计团队,完成产品开发。
中泰证券曾在一份研报中表示,SHEIN每周上新的SKU高达4-5万款。
在生产端,SHEIN采用“小单快反”的模式测试市场,并背靠国内供应链快速响应,实现交货。
所谓“小单快反”,即企业先小批量生产产品,投入市场进行测试,根据市场反馈,再对具备“爆款”潜质的产品快速反应及追加订单。
以SHEIN每日上新6000个SKU(库存量单位)为例,每个SKU生产几百件成品销售,根据这6000个SKU在平台上的数据表现,对爆款单品再追加订单。
“服装行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库存”,7月12日,有服装行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小单’的好处是避免大批量服装生产带来库存的风险,但‘小单快反’的模式,也对配套的服装供应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据公开信息,早在2015年,SHEIN将总部从南京搬至广州番禺,之所以迁往广州番禺,因为当地聚集着大量中小服装供应商,背靠国内强大的供应链网优势。
SHEIN如今已在距广州番禺总部两小时车程的区域内,发展出超过300家核心服装厂供应商,全部供应商超过2000家。
“广州番禺及其周边有面料、裁剪、成衣、贴牌熨烫等不同类别的供应商,本身产业基础较深,SHEIN接到海外订单后,可以快速把需求回传给国内的供应商,快速响应,完成订单交付”,7月13日,曾经去过广州番禺考察的零售行业独立评论人马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此外,公开信息显示,SHEIN拟总投资150亿元,在广州打造 “希音湾区供应链总部项目”。
除了设计、生产的速度够“快”,相比国际快时尚巨头,SHEIN在价格上也更有性价比。就美国市场而言,SHEIN主要女装产品的最低价均在10美元以内,各品类畅销款的价格在9-24美元,基本位于ZARA(8-36美元)、H&M(5-18美元)的最低价格区间。
马岗也分析提到,“SHEIN采用的是一种平台式的运营模式,对消费者来说,在电商平台上买低价的标品而非高价的非标品,更容易作出决策”。
在营销端,SHEIN通过独立站及全渠道的精准营销,尤其是利用海外社交媒体为自身引流,提高品牌知名度,把握了流量红利。
7月13日,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教授崔丽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提到,“SHEIN在海外的品牌化能力较强,在社交媒体上的打法做得很好”。
她进一步提到,“SHEIN从服装品类拓展到其他品类,也是丰富产品线,进一步变现品牌价值的体现。因为当品牌形成用户心智以后,用户倾向于将这种对于品牌的信任在相关品类或者相关的生活场景用品中进行拓展,品牌可以更有效增加商业价值”。
营收超200亿美元,已连续四年盈利
短短十余年间,以“快”为先的SHEIN,已达到了营收数百亿美元的体量。
公开信息显示,过去三年,SHEIN抓住线上销售爆发的机会,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约100亿美元;2021年,该公司营收达到157亿美元;2022年其也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实现营收227亿美元。
此外,SHEIN在2023年2月发送给投资者的运营文件中透露,除了2022年实现营收为227亿美元,利润为7亿美元,公司已连续四年实现盈利。
作为跨境电商明星独角兽,SHEIN还曾传出估值千亿美元的消息。
据公开信息梳理,SHEIN的前几轮融资分别于2013年、2015年、2018年、2019年底、2022年完成,投资方包括集富亚洲、IDG资本、私募巨头景林资本、红杉资本、Tiger GlobalManagement(老虎环球基金)、顺为资本等。
彼时的2022年4月,SHEIN完成由Tiger GlobalManagement、红杉中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顺为资本等参与的10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1000亿美元。
在2023年5月的最新一轮融资中,SHEIN募资20亿美元,融资后最新估值为660亿美元,较此前的1000亿美元有所“缩水”。
展望未来,SHEIN在给投资者的运营文件中提到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585亿美元的年营收,远高于2022年的227亿美元,并于2023年内上市;SHEIN还预计,到2025年,平台上的商品交易总额将增长至806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174%。
从竞争格局来看,SHEIN也需要直面拼多多海外版的Temu、阿里旗下的速卖通等众多跨境电商平台的挑战。
争议和质疑仍在
一路狂奔的SHEIN,也不乏争议和质疑。
由于SHEIN在设计端常常抓取网上的大数据和时尚趋势,这也让SHEIN面临设计原创性的质疑,陷入不少侵权风波。
据媒体报道,有不少海外原创设计师指责SHEIN抄袭原创设计。据公开记录,在过去四年中,SHEIN及其母公司于美国至少在50起商标或版权侵权诉讼中被列为被告。
此外,还有来自ESG领域的不同声音。有鉴于此,SHEIN近来多次对外发声,强调公司在环保领域的持续投入。
如SHEIN推出了一项名为“SHEIN Green House”的仓库碳减排项目,旨在减少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可持续性。
此外,今年5月,SHEIN宣布将与美国可持续时尚企业QUEEN OF RAW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采购其他品牌的服装过剩面料进行再利用,减少原材料使用和全新面料消耗,致力在2050年前实现全面可循环愿景。
而业内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提到,SHEIN做大做强面临的核心挑战,也许还在于“随着品类的拓展、用户的增长,如何保证供应链产能充足,如何持续与核心供应商共生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