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年的光景,公募基金发行有了颠覆性的变化。相比去年上半年权益基金当道、“爆款”产品频出的盛况,今年前5个月新基金发行规模榜单几乎全部被债券指数基金占据,上榜的权益产品寥寥无几。在一季度A股反弹风生水起的背景下,权益基金发行却如此冷清,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热火朝天的反弹行情似乎并未映射到权益基金的发行中。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总额合计3573亿份,较上年同期小幅缩水,规模排行前十的产品中除了工银沪深300之外,其余全都是以农发债和国开债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债券指数基金,其中有6只规模突破100亿份,民生加银中债1-3年农发行债券指数基金以224亿份的规模居首。而2018年前5个月,新基金发行总额合计3621亿份,规模排行前十的产品中有8只是主动权益类基金,兴全合宜以327亿份的规模夺冠。
细分基金类型来看,今年前5个月股票型基金合计发行规模仅131亿份,混合型基金发行862亿份;而2018年前5个月股票基金发行了264亿份,混合型基金发行1376亿份。相比之下,权益类产品的发行规模缩水近半。
事实上,今年债券基金尤其是指数类产品的发行规模增长更加可观。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债券型基金发行2292亿份,指数型基金发行1619亿份(债券基金和指数基金发行数据有部分交集),而2018年前5个月债券型基金仅发行了1406亿份,指数型基金发行仅306亿份。
为何A股明显反弹,权益基金发行却遇冷?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去年末A股调整加剧,基金公司申报的新产品绝大多数是固收类产品,部分渠道甚至拒绝销售权益基金,因此在上半年的反弹行情中,“赶上趟”的新发权益基金寥寥无几,发行规模也不理想。
其次,指数基金的热度从去年延伸到了今年,基金公司争相挤入指数基金“赛道”,特别是债券指数基金因发行规模可观而受到大基金公司追捧,成为今年基金发行市场的“明星产品”。
第三,今年前5个月市场MSCI、科创板等热点主题层出不穷,基金公司在新产品开发、获取和发行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往昔备受重视的权益产品也不得不为这些主题和热点让路。
虽然新发权益产品规模整体缩水,但也有一些亮点闪现。比如睿远基金的首只公募产品认购超过700亿元,启动比例配售,最终成立规模为58.7亿元;再比如首批7只科创主题基金吸引了超过千亿元资金“围猎”,因提前设定每只10亿元的规模上限,最终成立规模为70亿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场并不缺资金,而是缺乏投资者真正感兴趣的产品。针对这样的现象,部分基金公司也在反思和转变。
一位基金公司董事长告诉记者:“产品策略要非常清晰,要迎合市场需求,基金经理的风格要和产品匹配,以打造精品的方式推出的基金产品在市场上才能具备竞争优势和生命力。”
另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总经理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公募产品向头部化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基金公司而言,与其耗费成本和精力推出很多新产品,不如一边做好老产品、一边抓住创新产品风口。“业绩才是公募产品的根本,只要有好的业绩,规模自然会增长。”
一季度末数据显示,有623只基金规模在5000万元红线之下,迷你基金转型和清盘仍在有序进行中。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存续的基金超过5300多只,特别是在权益基金和混合基金中,产品的同质化程度极高,盘活存量产品可能会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募基金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