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陈丛称,现在已有10家左右的公司提交了A1申请表格,预计年底有更多的公司申请。
去年4月份,港交所进行了25年来最大的一次改革,彼时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称,“生物科技公司、生命科学公司,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也可以上市了。”如今一年过去,此类公司上市情况有了新进展。
“目前,香港已经有7家未有营收的(生物医药)公司成功上市,共融了接近200亿港币的融资规模,市值也达到了上千亿港币。”香港交易所高级副总裁、中国区上市发行服务部主管陈丛在5月25日下午在由第一财经与上海科创中心基金联合承办的浦江创新论坛“资本市场创新与行业机遇”分论坛上称。
她进一步表示,现在已有10家左右的公司提交了A1申请表格,预计年底有更多的公司申请。“如果有15家到20家未有营收的生物医药上市,可以为广大的二级市场投资人提供更好的投资机会。”
而从上市过程来看,陈丛说,港交所有一套明确的上市准则和清晰,并不对企业规模的大小、所处的行业或者本身的特性做任何政策性的干预,只确保信息尽量准确公开披露,把股票的定义和交易交给市场上专业投资人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的推出亦拓宽了创新型医药企业融资渠道,未来生物制药板块可能成为科创板的主力板块。那么对于拟上市的创新药企业来说,是选择科创板、港交所,还是纳斯达克,是行业讨论的热点。
海和生物首席执行官董瑞平表示,对于生物医药公司而言,上市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融资手段,因此在选择上市地点时会优先考虑速度的快慢;其次,要结合公司的定位,若是面向世界市场,则会倾向在港股或者纳斯达克上市;再者,根据公司的发展,如果公司产品不多,会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
博远资本创始合伙人陈鹏辉称,纳斯达克和港股接纳的公司多数是比较年轻的公司,相较而言,A股更加接纳的是成熟的公司。而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三个市场的投资人群体不同,有的关注企业未来成长,有的看企业财务,但随着科创板 的推出,A股也在慢慢向更早期的有科学创新型的公司开放。
据统计,目前科创板已受理的111家企业中,生物医药领域有24家,仅少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