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国内有数千万辆的国4以下排放的旧车沉淀,换购环保新车此举不失为提振目前汽车市场的一剂良药。
其中,“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上海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更新消费又率先迈出了大胆的一步。
作为国内推进国六新标的代表城市,在进一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方面,上海日前宣布要重点开展老旧汽车淘汰更新行动。作为具体推进举措,上汽集团拿出真金白银对购买指定品牌产品的消费者提供换购燃油车每辆1万元的奖励,换购新能源车每辆1.5万元的奖励。
引导换购“国六”车企业已出招
据环保部门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国三排放标准车辆总数约占汽车保有量的5%。公安部2019年1月公布的2018年全国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来计算,全国仍有超1500万辆行驶上路的国三标准车辆面临报废淘汰。
曾负责《上海汽车产业发展报告》统稿的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葛伟民博士也对第一财经表示,如果在上述旧车基础上进行更大范围的更新换代,对于中国车市来说,确实是一针刺激消费的强心剂。
2019年4月中旬,上海市经信委巡视员史文君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为了进一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PM2.5浓度,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汽车“以旧换新”相关工作将稳步推进,具体工作包括两方面,除了加快推动公共领域车辆更新为新能源车,就是重点开展老旧汽车淘汰更新行动。
数据显示,当前上海市注册登记的“国三”及以下排放的机动车共有60.3万辆,车龄在10年以上的高达48万辆(其中“国一”、“国二”均为10年以上车龄,共约14万辆;“国三”中10年以上车龄约34万辆)。因此,上海决心鼓励淘汰上述老旧车辆,并引导车主们换购“国六”新车。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除了上海,国内目前已经有杭州、海南、天津、北京、山东、成都、河北、陕西等多省市都明确表示于2019年7月1日起实施“国六标准”。不过,像上海这样用真金白银支持老旧汽车淘汰更新的,国内还不多见。
上海本地国企龙头、世界500强车企上汽集团为此还推出了配套的金融政策:从2019年3月1日到6月30日,上汽针对以旧换新设立了30亿元奖励,对上海牌“国三”及以下的老旧车置换名爵、荣威、大通品牌新车给予补贴,置换燃油新车每辆补贴1万元,置换新能源车每辆补贴1.5万。
“我考虑接下来换购一辆新车。”上海闵行区驾驶荣威的车主张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作为荣威车主,新的换购政策令其动心。张先生的荣威汽车是三年前购置的,而追溯到更远一些,在2009年“国四”排放实施之前,2008年及更早登记上牌的大部分机动车都是“国三”及以下排放,按照不少上海市内家庭一年开1~1.5万公里来算,10年车龄的多数私家车才刚刚步入“中年”。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淘汰更新”,将考验上海的智慧。
刺激消费?利好环境
2018年,上海的碧水蓝天获得了一张比较漂亮的“成绩单”:PM2.5年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296天,优良率为81.1%,2013年以来首次达到80%以上。
“我们总体上没有摆脱靠天吃饭,或者说要天帮忙的窘境,这说明我们的环境容量和排放总量是不匹配的。”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寿子琪对第一财经记者并不回避现实的问题。他表示,上海现在的情况是,扩散条件好一点,或者扩散空间大一点,PM2.5的浓度就会降下来一些。
为了让上海天空更蓝,寿子琪表示,2019年市生态环境局要做两件事,一是和产业部门合作,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另一个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挖潜。而作为挖潜的重要一步就是上海多部门和上海企业共同推进的老旧汽车淘汰更新行动,代之以更清洁环保的“国六”新车。
业内人士认为,以旧换新在利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利好产业。中国车市已经连续第10个月出现销量下滑,即便是像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等在国内处于销量领先的优势车企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在传统汽车销量下滑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却实现高速增长。2018年达到125万辆,是2014年的17倍。上汽集团2018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4.2万辆,同比增长120%。其中乘用车荣威和名爵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7万,同比增长119%。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也认为,高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政策。在企业主动作为层面,陈虹认为,企业要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深化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新能源技术革新是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特斯拉年初在上海浦东临港设厂,上海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葛伟民博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葛伟民指出,锂电池工作温度在-20~60度之间,但是目前在25度左右效率最高,因此从气候来说,上海的电动车发展也有优势。在葛伟民看来,包括“国六”等新排放技术车辆在上海依托政策进行推广是会反馈到相关新能源产业链,短期可能面临一定困难,需要解决,但长期是利于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积极之举。
上海交大汽车节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殷承良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的“国六”标准已经不亚于欧洲目前的标准,走在世界前列,好的标准需要在产业上更好地执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