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段时间京东裁员开始,人们对企业裁员的关注度又默默提高了。
没想到,前一次话题的热度还未散去,另一全球级大型互联网公司——甲骨文的裁员动作兴起,这则消息又占据了各大新闻板块榜首。
企业裁员本是一件市场中常见的现象,每次发生裁员时,似乎受损的总是员工,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裁员现象?
一切为了运转
首先,认识裁员的根源性。
裁员大致分为3种:
1经济性裁员:由于市场因素或企业经营不善,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被迫采取裁员措施,缓解经营危机。
2结构性裁员:企业为了调整业务,产品,服务的变化方向,导致内部机构重组,撤销等引起的大批量裁员。
3优化性裁员:保持员工质量,采取优胜劣汰的考核方式,依据绩效裁掉工作成果差的员工。
了解了这三点以后,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把最近几次的互联网裁员现象与之一一对应起来。
说到底,企业只是庞大的市场中一个微小的参与性主体,其发展永远要受到市场因素的制约。一旦在运营的过程中出现了与市场不相适应的情况,那么企业必将采取行动进行调整。
企业的运行是由人操控的,那势必由人开始调整。
规范性裁员
企业不是一个慈善机构,其存在的目的以盈利为主。企业和员工的根本关系是利益共存体,双方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关系。
当任何一方不再能够满足另一方的需要时,那么解除合同的倾向就会产生,这种倾向既能发生在企业,当然也会产生于员工。
如果确实有裁员需要,只要按照制度,合理合法进行,那么这对企业,对员工来说,不失为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