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里,讲了一个“君子国”的故事。这个国家的人绝对抗拒自私,一定要大公无私,把得利当成吃亏,把吃亏当成得利。这样的国家必然失败,为什么?
互相谦让达不成均衡
举个例子,在君子国,买货的说:“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低价,叫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卖货的答:“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已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较小弟惭愧?……小弟实难尊命。”
翻译成今天的说法。买货的说:“你这东西太好了,却只开价100元,卖这么低的价格,让我怎么能安心,请把价格升高到120元吧。”卖方说:“不不不,你买我的东西就是照顾我生意,我刚才叫价100元已经很不好意思了,你还说我卖得便宜,我太惭愧了。我要降到80元。”“不不不,你应该涨到130元。”……
如此一来,双方找不到价格均衡点,不能成交。
如果是自利的国家,买方要求卖方降低价格,卖方要求买方抬高价格,双方就能在某一个点上相遇,达成交易。
“君子国”只会越来越衰落
在正常的国家,人们达成交易,就是互相帮助到了对方。 “君子国”的人拒绝占便宜,其结果互相都拒绝了对方的帮助。失去了相互帮助的机制,无法形成分工,必然经济衰落。
“君子国”的故事,很好地证明了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观点:自利的人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互相造福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