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再融资难题今年有望迎来解冻。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券商人士处获悉,目前监管层计划修改再融资政策,涉及减持要求、价格锁定、发行股本、投资者人数等。
若顺利推出,这项重磅政策无疑能直接解决上市公司融资难核心问题。
解绑七大亮点
根据记者了解到,目前监管层计划修订再融资政策。深圳一名保代表示,尚未形成窗口指导,还在讨论中。
核心内容主要有七大点:
1.三年期锁价定增,允许董事会前锁定发行价格,改回和原来一样;
2.证监会批文有效期由6个月放宽到12个月;
3.发行股本规模由现在的不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提升到50%;
4.主板/创业板定增投资者由10/5名放宽到35人;
5.投资者锁定期满后,原减持新规要求12个月内减持不超过50%,这条删除,放宽减持规定;
6.目前创业板资产负债率45%的要求、以及前次募集资金使用到70%的要求,并没有调整;
7.关于创业板定增,要求连续两年盈利改一年,删除前募资金使用良好的限制条件。
由于上述问题仍处在讨论阶段,后续还将可能产生变化,最终以证监会公告为准。
对于此次政策修订倾向,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再融资政策已经对上市公司发展构成了严重影响,对支持上市公司发展不利,与扩大直接融资政策导向不符,必须要改。
再融资政策收紧由来
早在2017年,证监会在2月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旨在抑制市场存在的过度融资、募集资金脱实向虚等现象。该“问答”成为再融资政策中的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性事件,随后被简称为“再融资新规”,其中对定增规模、再融资周期、再融资募资用途三方面作出相关调整。
总体而言,再融资新规主要有以下特点:
1.取消将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作为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定价基准日的规定,明确定价基准日只能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期的首日。(市价发行)
2.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限制规模)
3.上市公司申请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限制再融资周期)
4.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除金融类企业外,原则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融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限定募资用途)
同年5月,证监会及交易所出台减持新规,其中就提到“定增股解禁12个月内减持不得超50%”,再度影响再融资的发展。
在一系列收紧条件下,2018年增发规模出现断崖式下跌。
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反应,近年来再融资审核慢,发批文也非常慢。机构投资者也逐渐离场,由于盈利空间有限,减持退出缓慢,以及二级市场下行,机构投资者参与积极性大幅降低。
随后在2018年,由于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以及二级市场股票质押爆雷的频频出现,部分上市公司出现资金链紧张等问题。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走访上市公司了解到,实际控制人诉求主要为放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危机。随后,多地政府部门出台纾困基金计划,为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支援。